空氣之流-Chapter 1 雪
教彥在飛機上睡睡醒醒,斷斷續續讀完[寂靜的春天],在紐華克轉機到雪城,結束這趟單程飛行已經是當地時間晚上十點(2007/12/26),詢問到學校的公車時刻表,最早一班是明天早上六點,拖著兩箱皮箱身心俱疲的他,極度渴望洗澡,選擇雪城機場外圍的旅館住宿。第二天醒來踏出機場,猝不及防的陽光反射在皚皚白雪上刺眼進他的眼睛,除了道路至少覆蓋一呎厚的白雪;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教彥暗自斟酌,雖然說他已經預期學校會在美國鄉下,但是他下車之後無法形容這個"城市",幸運的是幾周前透過新學校指導教授連絡上同系的中國學長如約而至,學長的中文雖然帶有腔調,但是這是他三十六小時以來第一次能用中文交談的機會。
到美國之前,他已經找好指導教授,來往信中老師跟他提醒他到學校之後先把東西安頓好,1/5日早上十點在辦公室見面;在這之前,他今天必須先解決住宿、跟家裡聯絡、吃飯的問題、跟生活用品的購買,學長要他先把行李廂放在系上實驗室,要帶他去看之前講的幾間房間,離開實驗室穿過公共區域,打開系館的大門,又是一片白雪加上零下十度的室外溫度,因為是聖誕節前後沒有什麼公寓開門,看了兩間共用廚房的單人套房,已經接近中午,他其實身心疲憊,考慮到就在學校對面,他還是交了五百鎂押金租了下來;跟學長吃過午餐,生活用品跟食物的採買,整理房間,忙到結束已經將近晚上五點,他泡了泡麵,拿出剛剛買的啤酒,點了一根菸,心裡想著明天到學校辦好學生證可以連網再打電話回家吧。
二十七年來他第一次覺得那孤獨,在單人房裡抽著菸,沒有手機沒有網路,在這裡沒有朋友,室內房東暖氣只調到68F,室外一尺厚的雪。
以前大學上課的時候,大部分的老師都會提及在國外讀書的清苦,早上八點到實驗室待到十二點,其中除了上課,採樣,分析等,幾乎沒有休閒時間,日以繼夜地執行博士的研究計畫,怎麼把計畫精準到每個星期甚至每天的工作,才有辦法在三年內準時畢業,怎麼利用時間一邊做實驗一邊寫作業。
吃完泡麵,又點了一根菸,喝著微澀的啤酒,教彥拿出兩片CD,一張是伍佰的樹枝孤鳥,一張是Roger remix的披頭四,彷彿這個世界只剩下他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當初到Clarkson我是為數不多的台灣人,好像有三個教職員跟我加上另外一個學生,我其實最想回台灣的時候不是到了的當天,而是到了之後不久的過年,過年的時候我進實驗室了,可以連學校網路,也有手機,也認識幾位中國同學,我媽打電話給我,問我過年吃什麼,我忘了我說什麼,但是掛了電話之後,有一股無法陳述的心情占滿我的大腦,尤其當時只有智障手機,我還是用易付卡的手機,也不能跟家裡人講太久,他們又沒有skype,我整個不爽了,在學校連回台灣伺服器打WOW到凌晨,幾個朋友問我怎麼會在線上,我只跟他們說謝謝你們過年陪我打電動。
這個段落是想陳述一下出國讀書的辛苦,當然現在出國讀書沒有以前難熬,手機通訊軟體非常方便,社交軟體也大量使用,你到新的地方很容易能聯絡到當地TSA,所以有機會還是要多離開舒適圈做點冒險,將自己放到某些極限,這樣才能知道你的能力能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