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 9微克,護健康,真的假的啦!

Jiaoyan Huang
May 25, 2024

--

最近地球公民基金會招開了空汙聯合記者會: 9微克,護健康!環境部應加嚴空氣品質標準、修改AQI。看了報導內容,我還真的有話想說,首先文中引用國衛院研究: 其實國衛院早在2018年便根據多年實證研究結果建議PM2.5標準值訂為年平均10μg/m3、24小時平均25μg/m3(註1)。我實際去看了國衛院研究,其中唯一有做10 μg/m3跟 15 μg/m3分析的敘述大概是這樣:

提供不同面向之風險資訊,估算 PM2.5 在 符合臺灣管制標準下,可避免因暴露所造 成之死亡人數。全臺可避免之 IHD 死亡數 為 2,337 人,在 10 μg/m3和 15 μg/m3 的標 準下無差異;可避免之 COPD 死亡數在 10 μg/m3標準下為 501 人、在 15 μg/m3 標準 下為 222 人;Lung Cancer 可避免之死亡數 在 10 μg/m3標準下為 638 人,在 15μg/m3 標準下為 345 人;Stroke 均為 0 人。

誰不知道PM2.5臭氧這種沒有mortality risk threshold的汙染物濃度越低自然能避免的死亡數越高,我了解這是國衛院做的,所以可能分析會停留在premature death的估算,沒有成本跟效益分析,你怎麼能說服別人這個10μg/m3的標準是最好的,如果按照這個分析,我都不用做BenMAP,我可以跟你說標準設成0μg/m3你會看到最大的死亡避免數。

小弟有幸稍微參與了今年美國PM2.5 NAAQS降到9的過程,我懶得講太細,美國環保署每五年要檢查一次目前的PM2.5跟臭氧NAAQS是否還是合理,整個過程會非常冗長,首先要先回顧近年有沒有新的文獻可以用來更新周界空氣汙染標準,包含排放推估、空氣模式、流病、成本效益推估,等大概十幾個主題,通過RIA等等不同程序,去決定要不修正標準,決定要修正之後,就開始計算未來可能通過法規可能對排放的減少,再用這些推估排放進行不同情境的空氣汙染模式,推估不同情境的空汙分布,再把這些數據丟給BenMAP去估算不同情境下的效應,最後考慮環境正義分析。

環保署不僅僅是提出標準,還要幫助各州如何使用不同聯邦法規,或另設加嚴法規在未來可能達到周界標準,周界標準的罰則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如果周界超標提不出降低周界的辦法,環保署會強制介入,有可能聯邦挹注的建設經費會停擺,所以當聯邦政府提出不合理的周界標準時,地方政府是可以控告聯邦政府。這是美國12ug/m3標準下的nonattainment區域,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已經低於標準。

我們回到台灣的情況,這是台灣手動測站2022,西南邊完全不符合年平均標準,這還是手動測站喔,如果使用自動測站,超標的區域只會更多不會更少。的確,台灣最近PM2.5的周界濃度已經慢慢下降,那我們再想想如果降到12ug/m3北部有多少點會從綠色變成紅色,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就是周界12ug/m3可能台灣未來都需要更強硬的法規來減排,那我們一步要推到9ug/m3的意義到底何在?

周界標準的概念,不僅僅是在使用更嚴格的周界標準來降低大眾的暴露,周界標準的降低同時需要對排放有更好的減排規劃,之前在對未來台灣空氣汙染的預期文章中我有提到,美國的周界標準不論PM2.5、臭氧、regional haze,重點是在每個地方政府怎麼在環保署的幫助之下找到自己未來空品管理的方向,我們不去建立這些方法流程,劈頭上來就說,給我PM2.5年平均標準到9ug/m3,你真的覺得這樣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