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起源, it is where everything begins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起源。一開始寫medium只是想分享生活經驗,並把自己所學透過這個平台傳遞出去,然而也沒真的認真在這裡好好介紹自己,所以這就是一切的起源。
年少的我正在尋找人生的目標,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四處探索,學著嬉皮抽煙喝酒,看著車手迷戀HRC,閱讀台灣戰後文學,修著環境工程的學分。那個年代台灣是富足的,有民選總統,民主政治穩定發展。從東北角的小城鎮,跟著同學搭了好久的火車,橫跨半個台灣,有時候會覺得家裡好遠,尤其剛開學就九二一,當週搭著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從台南回到蘇澳,發現過去的自己已經有某部分被剝離。
從來美國讀書開始人生高高低低,擔心生活費不夠,論文發表數不足,畢業口試表現不佳,找不到工作。總算老天眷顧找到工作,搬完家身上只剩下幾百美金,跟人分租一間房子,連二手車都買不起,那時候覺得自己身在低潮,想跳卻又跳不起來。跟老婆找到同城市的工作之後,生活才慢慢穩定。慢慢學著在美國生活的技巧 — 跟人聊天,工作面試,發展自己業外娛樂及愛好。開始審視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怎麼對這個地球做點事,而我們應該要怎麼活下去。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在開發中社會,已經進化至高度秩序網絡,學會程式的撰寫,可以在茫茫的大資料庫中較快抽絲剝繭去理解事物的趨勢跟現下或未來的方向,在這個世代能掌握越多資訊連動,越有機會完成你想做的事情,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投資理財。現代人在二十多三十歲投入職場後,最後的目標就是財務自由,身處目前的社會中,最合理創造被動收入以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便是市場投資。投資市場數據量之大變化之快,已經不是傳統統計分析能在短時間內能釐清資訊,當然市面上可以利用的app也是五花八門,我個人傾向於了解自己的需求,並將這些需求逐步透過程式語言撰寫建構成自己一套方法。將自己投資在程式語言學習的課程,在這個時代必定會獲得報酬。
除了程式撰寫跟理財投資的雜談(畢竟我並非專業,只能寫寫雜談),我也會將空氣污染知識以科普方式將其文字化,目前打算順著Seifeld and Pandis 的Atmospheric Chemisty and Physics這本空氣污染學群聖經的脈絡,從比較宏觀的空汙科學漸漸談及比較微觀的台灣空氣污染問題,詳解世界目前主要空氣品質模式/政策。世界極端氣候變遷問題是目前大氣科學研究的顯學,而此問題已經惡化到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要竭盡所能地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有些文章會比較艱澀,但我希望大部分的文章可以讓沒學過大氣科學的人也能了解。目前在美國,一般人對於氣候變遷這個議題還有有某種程度上的懷疑,而美國環保署對於大眾科普並非很有效率,我將嘗試一些減少統計數據的解讀,而使用另一種方式的闡釋。
目前這裡大部分的文章,都還是我在美的生活經驗,這些都是真實累積13年在美學術界,政府公職,跟私人公司的研究工作經驗,能從這些文章獲取部分你需要的資訊,或是你即將來北卡或是去北紐約,雷諾等地方,這些文章可以給你一些概念,使你不至於在準備工作上手足無措,這13/14年的生活,很多都是在嘗試錯誤中渡過,尤其07/08的時候google數據還沒那麼完整,希望大家都能踏實追夢,有夢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