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對於空氣汙染的影響

Jiaoyan Huang
Aug 13, 2023

--

魯叔最近換了新的工作,每天需要日理萬機XDD,加上六月開始暗黑四上線,除此之外花了很多時間在跟小孩子畫畫,看了一下上一篇水的文章已經是五月底了,這兩天魯叔有個朋友正好發了一篇文章到Scientific reports,這才提醒了魯叔之前有一個話題想寫但是一直都沒有去整理;我們都知道2019年底中國武漢發生了什麼事情,到2020年三月這個病毒在世界範圍擴散,2020年是人類在近代史上很特殊的一年,全球人類工商業活動的大幅下降,但是卻給了空氣污染這個領域一個很好的社會實驗機會,如果人類大幅度減量從工業革命以來不斷增加的空氣汙染排放,那空氣品質會有怎樣的改變,一般來說空氣品質要有顯著改變必須從排放量顯著下降推動,但是即便在歐美國家,排放量減量的時程還是十分漫長,短則3-5年長則幾個世紀,那2020年三月到八月就是一個人類進入工業革命後十分獨特的時間段。

討論這些問題目前已經有不少科學論文證明了COVID19時間,空氣汙染排放下降與空氣品質快速明顯的改善,對我來說最有系統的一篇文章應該是NOAA Dr. Campbell的Impacts of the COVID-19 economic slowdown on ozone pollution in the U.S.,今年其團隊更將研究延伸到2020臭氧因為COVID19改變對於農產品產量的影響,在其第一篇文章中根據人類活動改變推估NO2排放量的改變,可以明顯看出各州因為政策不同,因此三月到九月的排放趨勢不同,整個人類活動又是如何慢慢恢復,今年他們加入AOT40去考慮正常活動於COVID19的大豆於臭氧暴露,其中美國中部與賓州區域暴露量增加,而東西兩側暴露量下降,這使得中西部與南部的大豆產量受到損失。整體算下來因為COVID19美國大豆損失減少650萬美元。但是這個損失減少遠遠低於COVID19對米國造成的傷害。

目前除了美國的研究,有些研究也調查了全世界前五十嚴重空氣汙染城市,由於這篇文章需要收費,所以我看不到詳細研究內容,但是從其結論來說,跟2019年比,2020COVID隔離時間,這些城市的細懸浮微粒整體下降12%。這個12%的降低,對我來說是有點驚訝的低。而另一篇文章,則提到大部分的國家在空氣汙染排放大幅降低,但衍生性空氣汙染物的周界濃度並沒有顯著降低或是甚至增加,這些結果當然要回到大氣化學本身,而且目前這些數據分析缺乏分源研究,其實比較難以獲得那些排放源在COVID期間大量減少的支持證據。除了這些文章中國印度各別回報了大氣中細懸浮微粒濃度下降7ug m-3 (中國)和50%(印度)左右。

之後不知道會不會出現視界範圍內比較研究的研究,譬如NOAA的研究使用數學模型加上周界測站比較,讓我們更能了解2020 COVID 為全球空氣品質帶來的影響。

--

--